【7/21 星期四 絕對音樂】
「沒有一種挫折是伴隨著微笑而來的,
但有些挫折卻可以在微笑中被征服。」
SO~~我真的相信,每笑一次,就能改變現狀。
使用谷歌,卻還是迷路,你/妳也會嗎?
下午4:00-5:00
「絕對音樂」~~ON AIR))))))
把耳朵借給我,
芳翎和你/妳分享~~
線上收聽快點這裡:
http:// http://www.kiss.com.tw/radio_hq.php?radio_id=238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【請享受和孩子相處的時光】
前幾天在路口等紅綠燈時,看到一個年輕媽媽推著嬰兒車過馬路,她一邊走一邊滑手機,不知道對面的小綠人已經變紅了,還在慢慢的走。台灣的駕駛沒有耐心,燈一綠,大量摩托車馬上直衝過來,大家都嚇得尖叫。我有點生氣這個媽媽,有什麼訊息這麼重要,連過馬路都要看,置孩子的安危不顧?
無獨有偶,隔天在高鐵上,一個媽媽滑著手機走進車廂,坐下來,低著頭繼續滑,等車要開了,才突然站起來大叫:「我的孩子還在月台上!」但門已經關了,列車長叫她到下一站去等孩子。車廂上的人都搖頭,怎麼玩手機玩到連孩子都忘了?
最近美國有位醫生寫了一本書,感歎現在的父母不懂得享受跟孩子在一起的時光,童年其實很短,一晃就過,他在門診時常看到有心不在焉的父母邊滑手機,邊帶孩子看病。他說如果你一邊帶孩子,一邊回電子郵件,那麼孩子變成干擾物,帶孩子就變成不得不做的事情,就感覺不到快樂;當你感受不到快樂時,你就會不願意去做。這就難怪諾貝爾經濟獎得主、心理學家康納曼(D. Kahneman)發現美國婦女把帶小孩排在煮飯和清房子的後面,在十五個項目中,排名第十四,僅高於去上班賺錢了。所以這個醫生說父母的心態不對,孩子成長的非常快,現在他黏著你、要你抱,十年之後,你要牽他、抱他,他已經不要你了。他勸父母要享受跟孩子在一起的時光,童年就這麼一次,失去了,金不換。
有個媽媽說,她也想和孩子玩,但是她三年級的女兒每天晚上回到家都快10點,連說話的時間都沒有,哪有時間玩。星期天更忙,還要去上才藝課。當問為何給孩子排那麼多活動時,她無奈的說,怕孩子以後輸給人家,尤其興趣要小時候培養,沒有讓她去試,怎麼知道興趣在哪裡呢?
決定孩子一生快樂的不是智商
這是錯誤的觀念。真正的興趣是扼殺不掉的,需要培養而來的多半不是真正的興趣。更何況,陪伴孩子成長比功課和名次重要,分數和名次離開學校以後,就失去它的魅力,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卻會引導他一輩子。另一位諾貝爾經濟獎得主赫克曼(J. Heckman)在追蹤1萬7000位嬰兒到他們38歲時,發現決定孩子一生快樂和事業成敗的不是智商、在校成績,而是自我控制、正直、誠實和毅力,父母若能把眼光放遠一點,就曉得現在大家所斤斤計較的東西,在20年後沒有任何意義。
所以教養孩子第一要教孩子生命的目的是什麼,有目標人生才會有意義;第二,他的情緒要能正常發展,能愛人,也能被人所愛(這也是大導演史蒂芬.史匹柏今年在哈佛大學畢業典禮致詞所說的),一個人若沒有人愛他、在乎他,事業再大都是空的。
人生本來就不可能十全十美,什麼都要,必須懂得取捨。請享受跟你孩子在一起的時光,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,這樣他快樂,你也快樂。
作者:洪蘭教授
(文章來源:http://gfamily.cwgv.com.tw/content/index/4305)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